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访问惠州市常德商会!

2012常德投资指南

 二维码 46

前言

  常德,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古称武陵,自古就有“黔川咽喉,云贵门户”的美称。常德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常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屈原、宋玉、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林修梅、蒋翊武、宋教仁、刘复基等近现代仁人志士在这里孕育成长,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林伯渠、文学家丁玲、史学家翦伯赞也诞生在这块热土上。

  史书称常德为“风景之国,文物之邦”。境内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人间仙境桃花源林壑幽静,人文荟萃,为古今游览胜地。中国城市第一湖柳叶湖集山、水、洲、城为一体,自古就有“堤柳渔歌、松风水蒂、皆极其胜”之赞誉。花岩溪山水秀丽,风光迷人,数万只白鹭栖息其间。前唐古刹夹山寺为千年佛教圣地和日本茶道源头,寺旁奉天玉和尚墓被明史专家认定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之地。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号称“中华第一城”。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11.2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0.3亿元,本外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154.1亿元。“十二五”期末,常德将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建成区域性重要物资集散地,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湘西北中心城市和湘鄂省级经济重镇。

  扩大开放、借力发展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开展经济工作的首选战略,重商、亲商、富商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发展中的常德百端待举,商机四伏,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来常德共创世纪伟业。我们一定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宽松的发展环境、优质的全程服务,让所有看好常德的朋友美梦成真,让所有融入常德的商贾一本万利。

  常德,一座经济文化齐飞,人与自然合一的新兴城市!

  常德,一处只要播种梦想,即可收获黄金的风水宝地!

常德市概况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临洞庭,西接黔川,南通长沙,北连荆襄,距省会长沙150公里,距世界著名风景区张家界160公里;辖武陵、鼎城两区,安乡、汉寿、桃源、石门、澧县、临澧六县和一个县级市津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1.3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45.91万人;市城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75万,是湘西北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经济文化中心。

  常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346.5mm,年日照时数1719.5h,年最大降雨量2020.4mm,年最小降雨量927mm,年主导风向NNE,年平均风速2.1m/s,年平均气压1011.8hpa。

  2000年以来,新型工业化顺利推进,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九年居湖南省第一位。有色金属产业2010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继烟草、装备制造、食品产业之后第四个百亿产业。2011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711.7亿元,增长35.8%。规模工业企业突破一千户,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09.7亿元,增长19.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06.4亿元,增长20.6%。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百亿工业园区。主要工业产业有烟草、机电、纺织、食品等。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1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63元,增长18.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5亿元,同比增长17.9%。常德市城区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5.6平方米。

  常德市先后建成了商业步行街、美食街等各具特色的街道。麦当劳、肯得基、沃尔玛、大润发、家润多、苏宁电器等国际、国内知名连锁店已经落户常德。艺术表演剧团、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广播电台、电视台、档案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齐全。

常德经济技术开区概况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是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县级行政管理职能,享受市级经济审批权限。区内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等办事机构齐全。1997年6月,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正式将开发区列入全省6大重点开发区;2005年开发区荣获“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园区”称号;2009年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园区;2010年6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常德经开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区工委、管委精心编制了“十二五”发展纲要,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电子新材料产业园、3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产业园、8平方公里的三类产业园、1平方公里的机械配套工业园和1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园、3平方公里的文化休闲产业园。建设了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引进机电、轻工产业,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电子产业园重点引进消费、光电、元器件电子企业,并配套建设了2.8万平方米的员工倒班楼等生活设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林纸、电子新材料、纺织、制药、食品6大产业板块:一是以经纬纺机、大汉汽车集团、中联重科以及三一重工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装备制造产业板块;二是以恒安纸业、华发纸业以及未来的泰格林纸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纸业板块;三是以力元新材、金天钛业、三升光电、良田科技、胜美达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电子及新材料产业板块;四是以云锦纺织、东信棉业、特季轻纺、嘉莉诗服装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纺织产业板块;五是以洞庭制药、金健药业、三金药业、德海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药业板块;六是以金健米业、大湖股份、阳光乳业、武陵酒业、德山酒业、广积米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食品产业板块。目前区内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3家,其中上市公司投资的企业15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4亿元,税收入库6.1亿元。

   “十二五”期间,常德经开区将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实施“南扩东进”方针,坚持走“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之路,努力向“两型园区、千亿产值”的发展目标奋进。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概况

   柳叶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成立于1994年,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3月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少有的“山水城”三位一体的城市休闲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区划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8平方公里,辖1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32个村、3个社区及一个园艺场,总人口52200人,其中农业人口44510人,非农业人口7710人。

  柳叶湖区位优势明显。景区位于湘西北黄金旅游走廊腹地,位于“长—张”旅游线路中点,西连张家界,东望岳阳,南接长沙,北通武汉,同时又地处常德市郊,南有桃花源,北有壶瓶山,有强大的城市群作为依托,有知名的大景点牵引带动。随着东常、常岳等几条高速公路的拉通,常德作为湘西北旅游枢纽的地位日益呈现,柳叶湖旅游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柳叶湖生态优势明显。景区山水相连,湖面辽阔,鱼类繁多。柳叶湖北岸太阳山主峰海拔560.5米,是方圆千余平方公里的最高山峰。未来的柳叶湖将是一个水质清澈,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的度假圣地。目前,柳叶湖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和Ⅱ类水平之间。

  柳叶湖文化优势明显。柳叶湖沉积着历史的神韵,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石板滩旧石器时代和炮楼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留下了屈原、刘禹锡等名人先贤的足迹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里是清代大画家髡残、武昌首义智囊刘复基的出生地;这里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刘海砍樵等神话传说的发源地。近些年,通过举办“亚洲皮划艇锦标赛”、“全国短道汽车拉力赛”、“湖南泛洞庭湖龙舟争霸赛”、“首届中国桃花源旅游节”、“ 中国常德杯世界围棋名人争霸赛”以及常德亚洲巨星演唱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和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柳叶湖的人气和吸引力;通过挖掘柳叶湖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湖南柳叶湖》、《湖光无尽》、《髡残画集》、《柳叶湖美》MV等一大批旅游文化作品。

  柳叶湖基础优势明显。投资4亿多元,建成了柳叶湖大道、环湖大道、2500米国际标准水上赛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全线绿化、亮化、美化了6.1公里环湖风光带,贯通了3300米高档次亲水游道,柳泉路、柳溪路、环湖路排污管网等景区主要路网工程和柳湖春晓、司马楼等人文景观已经建成,渔樵村、体育生态园、太阳山森林公园等景点也盛装面世,景区基础设施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柳叶湖发展前景广阔。常德市委、市政府已将柳叶湖确定为常德市区“三山三水”旅游景区的优先开发区,将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作为常德市争创“全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拳头产品进行建设。我们也提出了“一体两极”的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体、以打造一个国家级新农村示范片和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发展极,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柳叶湖。目前,全区的3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美丽山谷”新农村示范片正在抓紧建设,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低碳生态旅游城和投资5亿元人民币的柳叶湖水世界等大型旅游建设项目成功签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柳叶湖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柳叶湖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概况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秀美,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

  桃花源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AAAA级旅游区,面积142.48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和灵境湖五个景区。辖桃花源镇和桃仙岭办事处,总人口近4万人。

  桃花源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绝境遗址,后人称为“世外桃源”,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历史沧桑、文化变故的产物,是世界隐逸文化的见证。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资源广、类型多、数量大。区内景观资源类型丰富,有山峦、洞穴、水体、河州、天象、生物、古建筑、古碑匾、舍利塔、新景点、古园林等共十一类,区内生物资源物种丰富,有木本植物446种,草本植物740余种,动物225多种。景区内田园风光优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现保存有名胜古迹20余处,历代碑文108方,匾额、楹联54副,文物1700余件,字画600余幅,民间传说40余个。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一年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2010年10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桃花源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掀起新一轮桃花源旅游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11年,市委一号文件主题确定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实施旅游“双十工程”的旅游产业振兴计划,其中桃花源综合开发被确定为“双十工程”的头号工程。提出了到2015年前,要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的目标。

  随着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成立,桃花源旅游投入的持续增加,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桃花源将创造出新的繁荣与辉煌。

投资环境

  ◎交通环境
  公路:常德是全国首批60个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207和319两条国道,常德至长沙、常德至张家界、常德至吉首(重庆)高速公路已通车,常德至邵阳(澳门)、岳阳(武汉)、荆州(太原)等地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即将建成通车。其中常长、常张、太澳等高速互通口位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铁路:石长铁路横穿常德,经过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石长铁路上最大的火车货站(年货运量120万吨)座落在德山,规划中的黔张常铁路、长益常城际铁路也连通德山。常德海关、常德商检及检验检疫机构在德山建有监管仓库。
  水运:常德有河流400多条,流经里程6000多公里,通航1700多公里,水路运输可通江达海。沅江常年可通航千吨级轮船。常德港现有500吨级码头2座,千吨级集装箱码头2座。
  航空:常德桃花源机场离市区17公里。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37、757客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昆明等地航班。

  ◎生产要素
  供电:常德市的电力由华中电网供应。境内现有发电装机容量255万kw。在建和筹建的电力装机600万kw。有35-500kv变电站100座,35-500kv输电线路212条3546km。
  供水:市城区有水厂4座,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5万立方米/日。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日供水10万吨和日供水30万吨的水厂各1座,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的污水厂正在建设之中。
  供气:常德市有两家管道燃气公司,供应铺设管道达320km,天然气管线输配工程已竣工通气,年供气量为1亿m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天然气的门站和加压站,供气压力0.4mpa,热值为33440KJ/m 。
  电信:常德市通信能力及通信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居湖南省前列,是湖南省第一个电话市。已建成智能、数据、图像等18个通信网络,可与全国各地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通信联系。
  劳动力资源:全市有150万剩余劳动力,每年输出劳动力约80万人,有近一半剩余劳动力急需寻找稳定的工作。每年有超过1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3.7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7所,在校学生6.70万人,主要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技术专业为主, 毕业生1.70万人。高中毕业生3.22万人。目前,全市拥有注册会计师250人,律师372人,获得技能等级职称的工人5万多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各工种的熟练工人5万多人。
  金融: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先后引进了交通银行、长沙银行、兴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和民生银行,组建了常德武陵农业商业银行等市级银行金融机构15家;设立了菜籽油、早籼稻、棉花三类期货交割库,是全省唯一拥有粮棉油三类期货交割库的市州;组建了5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3家股权类投资机构;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45亿元,资金充裕,交易活跃,融资成本低;金融生态环境良好,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生产费用参考
  人工成本:常德的劳动力价格在每年15000元人民币左右。
  供电:对新投产的用电大户,可以直接与供电部门签订购电合同,协商供电价格。居民生活用电0.588元/kwh,大工业用电0.639元/kwh。
  供水:生活用水2.22元/吨,工业用水2.47元/吨。
  供气:生活用气2.80元/立方米,工业用气3.27元/立方米。

  ◎原材料资源
  1、粮食:年产368万吨,比上年增产3.5%,居全省第一,素有“粮仓”之称。
  2、棉花:14.3万吨,比上年增产6.5%,占湖南省的50%,居全省第一。全市纺织行业拥有120万纱锭,6700台布机,1.8亿米印染能力,素有“纺城”之称。
  3、油料:年产56.1万吨,增产1.7%。
  4、茶叶:种植面积19.69万亩,主要分布在桃源县、石门县等地,年产茶叶1.3万吨,素有“茶乡”之称。
  5、柑橘:种植面积136.9万亩,年产量129万吨,主要产区为石门、桃源等县,石门县被命名为“中国柑橘之乡”。
  6、杨树:全市栽种面积165万亩,主要分布在汉寿、澧县、安乡、临澧等县,汉寿县被命名为“中国杨树之乡”。
  7、石膏:D级以上石膏储量约30亿吨,品质好,易开采,主要分布在临澧县、澧县、石门县,储量亚洲第一。
  8、岩盐及芒硝:岩盐储量1.24亿吨,芒硝总储量3.4亿吨,主要分布在澧县、津市等地,为湖南省主要盐化工基地。
  9、石灰石:储量230亿吨,主要分布在桃源、澧县、临澧等地。
  10、雄黄:储量50万吨,主要分布在石门县,储量世界第一。
  11、磷矿:E级以上约11亿吨,主要分布在石门县,储量全国第一。
  12、矽砂:储量9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石门县,储量亚洲第一。
  13、碳酸钙:水泥灰岩储量250亿吨化工灰盐储量D级1700万吨主要分布在石门县、桃源县。
  14、膨润土:储量2亿多吨,主要分布在澧县、桃源、临澧等地。

投资政策

  1、新进入园区的企业,除建筑企业劳保基金按土建工程总额1%外,免收其它行政事业性规费。企业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实行“免二减三”的优惠,重大项目的税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

  2、对新进入园区的企业,按审批通过的设计方案提供“七通”用地,并视不同产业、技术水平、贡献大小给予资金扶持。

  3、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对在本市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或国家级新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10万元;获得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或省级新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创新负责人5万元。对获得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相关技术负责人5万元、3万元、1万元;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功臣称号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新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4、鼓励企业创名品名牌。凡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班子成员30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班子成员5万元。同一产品同时获数个同类称号的,按最高称号给予奖励。

  5、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且入库税收占销售收入5%以上的,一次性奖励法人代表5万元;以后以1亿元为一个级次,每晋升一个级次,且入库税收占销售收入5%以上的,一次性奖励法人代表5万元。 对首次进入规模企业统计口径的企业,一次性奖励法人代表2万元。

   6、鼓励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对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常德设立分支机构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设立常德市级地方商业银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设立村镇银行和组建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所在地政府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引进设立股权类投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证券期货交易机构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所在地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引进、新组建的驻常银行业机构挂牌开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7、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信贷投放奖励总额按驻常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信贷净增额的万分之三计算。对驻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当年新开户且贷款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每新开一户奖励1000元。

   8、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在常德市境内注册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由企业所在地政府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企业通过借壳上市后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我市在我市纳税的,由企业注册所在地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50万元。企业上市下年度起三年缴纳所得税超过上市当年度的,对超过当地税收增幅的地方留成部分,经核定后由企业所在地政府等额补助给企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