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新闻报道商会端午节敬老行活动 二维码
15
269位敬老院老人收到粽子 2014年6月3日惠州日报民生新闻/特别报道 ![]() 志愿者马倩儿(右)和老人聊天。 本报记者朱如丹 摄 本报讯 (记者朱如丹)“阿伯,我们给你送粽子来了。”5月31日上午,住在惠阳区镇隆镇敬老院的吴伯,高兴地从志愿者手中接过粽子、营养品和药油等物品。 当天,惠州市常德商会、惠州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下简称微笑助学会)为全市15家乡镇敬老院269位老人送去了价值3万多元的粽子、营养品和日常药品。当天活动有200多名志愿者和惠州市常德商会的会员参加,大家兵分6路送粽子。 惠州市常德商会常务副会长朱七一表示,这次“端午节敬老行”活动,有不少是一家大小一起参加。给敬老院老人送粽子,除了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温暖外,就是想让孩子学会“孝”,学会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志愿者马倩儿当天参与到惠城区三栋镇敬老院、惠阳区镇隆镇敬老院、市白露医院等地的送粽子活动。别看马倩儿今年才16岁,她做志愿者5年了,读初一时就当上了志愿者。 小小年纪的她,怎么就想到要做一名志愿者?读初一时,她了解到有志愿者还有公益活动,于是在学校报名当志愿者,但她没被选上。后来了解到妈妈的一位同事恰好是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的志愿者,就这样,马倩儿与妈妈也当了一名志愿者。只要有空,马倩儿就参加微笑助学会的公益活动。“我们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小小年纪的她,不怕苦不怕脏,15岁时,她就是一位五星级志愿者了。 做志愿者5年来,几乎每年端午节前马倩儿都会与其他志愿者给敬老院老人送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敬老行”活动,她早早就报名参加了。当天除了马倩儿当志愿者外,她的外婆、妈妈和妹妹都一起来做志愿者。 |
|